
2025-03-07 18:06 点击次数:154
图片
图片
天容水色西湖好,云物俱鲜。
鸥鹭闲眠,应惯寻常听管弦。
风清月白偏宜夜,一片琼田。
谁羡骖鸾,人在舟中便是仙。
【宋】欧阳修《采桑子·天容水色西湖好》
赏析
此词描绘了西湖的天光水色,重点聚焦于月色笼罩下的西湖,精心刻画了一幅宛如诗画、仿若梦幻的西湖夜景,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现实人生的深切热爱与眷恋,体现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姿态。
词的上片着重展现西湖的宁静脱俗。词人通过鸥鹭闲眠来衬托,一方面凸显了西湖的静谧,另一方面暗示了西湖游客的高雅脱俗,毫无功利之念:即便游人穿梭、管弦之声不绝,但鸥鹭毫无防备,依旧安然入眠。
词开篇,作者便满怀欣喜地衷心称赞西湖。湖上“鸥鹭闲眠”,表明已然入夜。宋代的士大夫们游览西湖,习惯携带歌妓,丝竹管弦,尽情享受游乐之趣。
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,早已习以为常、毫不惊怕。这一方面表明欧公和好友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;另一方面也间接表明欧公退隐之后,已无巧诈之心,故而能够与鸥鹭和谐共处。相传古代海边有一个喜爱鸥鸟之人,每日清晨前往海边,鸥鸟群聚,与之嬉戏。欧公引退之后,安享晚年,胸怀宽广,对万物有情,因而能让鸥鹭忘却机心。
词的下片描绘了月下西湖的景致以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愉悦之情。虽说西湖之美姿态万千,但相较而言,“风清月白偏宜夜”最具诗意。清风徐徐吹拂,月光皎洁明亮,湖水清澈透明,一经月光映照,闪烁光芒。此时泛舟于湖心,天空与湖水相互映照,广阔无垠,仿佛“一片琼田”。“琼田”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,这里指月光照耀下莹润如玉的湖水。
这种境界会让人感觉远离尘世喧嚣,心情舒畅、精神愉悦。人处于此时此境,极易产生“人在舟中便是仙”的奇妙想法,谁还愿意乘鸾飞升做神仙呢!后来张孝祥路过洞庭湖创作《念奴娇》时写道“玉界琼田三万顷,着我扁舟一叶。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”,并且说“妙处难与君说 ”,同样的境界,同样的心领神会。
这首词通篇写景,景中蕴含着情感,反映的虽是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瞬间的思绪波动,但词的境界清新隽永、疏朗淡雅,一举扫除了宋初词坛残留的“花间”旧习。全词意境开阔,明朗晓畅,清新质朴,读来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。
创作背景
此词作于欧阳修的晚年。欧阳修经过多年的努力,最终以观文殿学士、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,得以如愿归居颍州。经过几次游览之后,创作了十首《采桑子》。这是其中的一首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